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始建于2015年,是国内最大、省内唯一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园区整体占地面积为115亩,馆内展陈面积为6350平方米。除科普展陈区域外,还配有多功能研学教室、青年之家图书馆、桥梁文创店、桥梁主题咖啡吧、桥景餐厅、峡谷研学宿舍楼等配套设施。
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典赞·2022科普中国 年度科普作品提名”“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安顺市党史教育研学基地”“安顺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顺市亲子教育研学基地”等荣誉。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典赞·2022科普中国 年度科普作品提名
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
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自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阿拉伯、斐济、毛里求斯、希腊等56个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友人;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等多位领导先后前往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调研指导工作。
2012年至2018年,坝陵河大桥连续举办7届“中国·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并在桥上开发建设世界最高商业蹦极(370米吉尼斯认证)、高空秋千、急速滑降、空中餐厅、空中浮桥等多项高桥文旅项目。
为更好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贵州高速集团借助坝陵河大桥与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在地理位置上呈现“馆桥合一”的优势,投资建设了中国峡谷大桥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截至目前,基地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市第八中学、澳门培正中学、深圳中学、贵阳市第一中学、安顺市实验中学等600余所高校及中小学开展“国之重器·大国工匠”研学活动,实地了解3万余座桥梁将贵州从“山地高原”变成“高速平原”的伟大建桥历史。不仅如此,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还面向俄罗斯、克罗地亚、巴西、牙买加等近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讲述贵州桥梁建设成就及建设精神。
中国峡谷大桥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凭借着独具特色的“网红属性”吸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日报、CCTV、泰晤士报、时代周刊、贵州卫视等多家单位宣传报道。央视2022开年大剧《人世间》、单集点击量过亿的国内大型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票房14.7亿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火爆全网的《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等众多节目均在此取景拍摄。
除此以外,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配备了五层研学宿舍楼,面积共1940平方米,可满足近300名学生同时入住。宿舍楼建有完整的宿舍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有24小时安保和监控,保障学生安全。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用餐体验环境,桥梁博物馆还配备了桥景餐厅,面积共4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150名学生同时用餐。
研学四人间
未来,中国峡谷大桥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将充分融入黄果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做强“研学+沉浸式旅行体验”产品,打造中国桥梁研学知名品牌,建设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
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在多个方面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作为展示桥梁建设和科技发展成果的场所,该馆通过展示国家桥梁工程的辉煌成就,展示国家工程科技水平,体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其次,科技馆致力于展示桥梁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工程实践,鼓励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体现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此外,科技馆注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严谨性和求实精神,通过展示桥梁工程的设计、建造过程以及相关科学原理,追求真理,强调科学方法,体现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桥梁工程领域,潜心研究、专注技术细节是取得优秀成果的关键,因此,科技馆也体现了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另外,桥梁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需要集众智攻关、团结合作方能取得成功,因此,科技馆也展现了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最后,作为科普教育的场所,科技馆注重培养青少年对工程技术的兴趣,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互动体验等活动,积极传承工程技术精髓,培养后学,体现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综上所述,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在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服务人民的精神。
https://mp.weixin.qq.com/s/cFngMUoiDNCionjHLOYnqQ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 | 讲述贵州桥梁精神故事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探寻“中国桥梁博物馆”里的传奇_河大桥_建设_桥面 (sohu.com)
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全省“唯一”!_腾讯新闻 (qq.com)
全省“唯一”!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获评“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