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场馆介绍
1. 基本简介:
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全称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青海省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上惟一主动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原子城纪念馆占地9615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在这里诞生,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原子城纪念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展览,不仅需抒情于历史,更共情于新时代的精神传承。
2. 展厅概况:
以“敬仰视角、倾听历史、对话英雄”为设计理念,以“走进平凡,感受不凡”为设计重点,塑造,历史特征明显,地域特色鲜明,情景交融的主题场景式沉浸空间。展览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叙事范式,充分挖掘事件的独特性和精神闪光点,以文物构成叙事核心支撑,结合照片,影像,场景,灯光,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形成故事组团,让观众移步换景多点驻足,情绪从贴近激励,共情、褒扬,层层递进,见始、见人、见物、见精神。
一、 科学家介绍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3]。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科学家精神介绍
1.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天津沦陷。12岁的于敏外出时,差点被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日军在天津的各种暴行让年少的于敏感到惊恐和愤怒。作为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让他立志报国,科学救国。
1961年1月钱三强把于敏叫到办公室,非常严肃的说:“国家已经选派你参加氢弹的预先研究。”当时三十四岁的渔民在原子和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很有可能取得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但组织上却让他转行。突如其来的决定,令他始料不及。“搞氢弹是很难的事情,它牵扯科学技术、工程,各个方面很多。所牵扯学科很多,并且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在这看着,压过兴趣,所以当时我就答应了。好,我去转。”
2.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我国氢弹研究成功的消息在国际上也引发巨震,美苏都以为自己的资料泄露,对内部进行了大排查。然而最终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人自完全自主研发出来的。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的氢弹结构与他们的完全不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一种氢弹构型,即“泰勒—乌拉姆构型”,而于敏以一己之力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那就是“于敏构型”。
3.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为了验证方案的准确性,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团队人员奔赴上海百日会战。当时上海微拥有中国唯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时并不直接输出阿拉伯数字,而是如天书般打出摩斯密码孔。一旁的于敏一边看着计算机的打孔纸带,一边在脑海里把孔换算成计算结果和自己的模型核对。最后大家惊喜地发现,于敏的模型和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一模一样。
4.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于敏动身前往青海原子城研发氢弹后,开始了长达30年的隐性埋名生涯,就连研究成果也从公开刊物上销声匿迹。
5.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终于有了进展。为了验证方案的准确性,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团队人员奔赴上海百日会战。
6.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经过几年的探索,于敏带领原子核理论小组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这本讲义成了后来我国语论物理教学的重要教材。
四、 事迹介绍
为了科学救国,于敏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由于热爱数学于敏闲时经常去数学系旁听。一次代数考试,由于试题太难,数学系的天才们平均成绩不到20分,最高分不到60分。但作为旁听生的于敏却获得了100分。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张宗遂的研究生。张宗遂是首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他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全程英文讲课。内容深奥难懂,其他学生望而生畏。于敏却迎难而上。他超强了记忆力和超群的领悟力。让整个理学院都为之惊叹。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1951年研究生刚毕业不久的渔民被钱三强,彭恒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的原子和理论研究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