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2-14 18:20:31  

 、场馆背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集植物所园区内所史馆、植物科学家精神展、老科学家纪念场所等地于一体的,多点布局、串点成线的教育场所。参观者可以在追寻先辈足迹,感悟胡先骕、汤佩松、俞德浚等老一辈植物科学家矢志报国、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成就的同时,领略千余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风采,了解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基地内设有老科学家纪念室、老科学家铜像和纪念石碑,以及丰富的展品宣传材料,为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科学家故事、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资源和场所。


 

 

 、场馆基本信息


探访国家植物园,领略植物科学风采


国家植物园于 2022 4 月正式揭牌,植物所作为国家植物园南园,是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研究基地。在这里,通过参观所史馆,可以了解植物所 90 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参观植物科学家精神展,感悟 19 位植物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和感人事迹;参观热带亚热带植物迁地保护平台,领略千余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风采,了解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迁地保育的重要意义。


铭记入党誓词,牢记初心勇于担当


中共党员、著名园艺学家俞德浚院士主持植物园规划建设近 30 年, 1986 年逝世后,数百名植物学工作者怀着敬仰和悲痛的心情,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园区内,并建立了纪念石。俞德浚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国的科学事业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全面规划,扩大规模,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最急需的科学在十二年后赶上或接近世界水平。聆听老一辈党员科学家的入党故事,重温入党誓词,是一次精神洗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科技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追寻老科学家足迹,传承践行科学家精神


植物所青冈楼内保存着一间植物生态学家张新时院士的工作室,景天楼内落成了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院士的铜像,园区内还有一片茂盛的水杉林,走览其中可以了解植物学家胡先骕院士发现水杉的故事。植物园迎来了新的篇章,但老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绵延传承,寻着老科学家的足迹,参观者必能沉浸其中感悟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建功立业新时代。

 

 、场馆特色及特色活动


1) 代表科学家


俞德浚、胡先骕、汤佩松

 

 

 、科学家精神


首先,追寻先辈足迹,感悟胡先骕、汤佩松、俞德浚等老一辈植物科学家矢志报国、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这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其次,研究所源源不断地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引领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列,这正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仅如此,研究所中奉献自我给科学事业与祖国事业的科学家层出不穷,所记录的奋斗故事也屡屡让人动容,这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相关资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ibcas.ac.cn)


基地风采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qq.com)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_百度百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