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2-14 18:14:27  

 、场馆背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是中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组建高能所。

高能所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开展重大科学和前沿高技术探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有两院院士7人,学术领军人才及高层次研究骨干近百人。1978年至今,高能所共获学术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上共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北京市及中科院颁发的奖项30余项。


主楼

 

 


 、场馆基本信息


    高能所高水平建设、运行一系列大科学装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引领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列。

    高能所建成的大装置包括: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升级改造后的 BEPCⅡ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首个由我国主导发起的国际大科学实验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是我国首台投入运行的同步辐射光源;以我为主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CSNS,填补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我国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 HXMT,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慧眼;世界灵敏度最高的伽马巡天探测装置高海波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高能所还建成了国际领先的ADS强流质子加速器注入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视器卫星(GECAM)。正在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世界海拔最高的原初引力波观测站——阿里原初引力波观测站、世界最亮的同步辐射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并且正在规划、预研中国空间站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卫星(eXTP)、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

 

物理所所史展馆



 、场馆特色及特色活动


1) 科研成果显著,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2023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有职工1400余人;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卓越创新中心,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下设7个研究单位,并在广东东莞设有分部;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培养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培养点;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2) 高能精神薪火相传,科学家精神资源丰富


1950年成立的高能所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起,到1972年张文裕等18位科学家联名致信周恩来总理并得到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的批复,再到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骨干力量的今天。高能所的一代代科学家们薪火相传,在两弹一星以及上述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张文裕、何泽慧、谢家麟等老一辈科学家们和历代高能人的付出与努力下,高能所凝练形成团结唯实、创新、奉献的所风,全所科学家始终铭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期待,在长期的大科学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代表和典型事迹。


3) 建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社会责任


20199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基地内建有专门展馆(高能所博展馆)用于日常展览接待与开展活动,博展馆占地面积约930平方米,主要陈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模型、相关介绍材料以及高能所的重大科研成果,同时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设置了独立模块。基地内配备志愿者讲解团队并出台了专门的讲解员管理条例,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更新讲解内容。为了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公众弘扬科学家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正在进行博展馆改建工作,并同步建设高能所所史馆。新的展馆预计2022年度建成并对外开放,将以更加详实的史料,更加丰富的实物,更加生动的手段来展示历代高能人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石景山区内较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场所,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教活动,如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活动以及与国家部委、军工集团、民主党派团体、大中小学等联合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还利用网站、新媒体等设置专题栏目发布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事迹,使公众感受他们的精神与学风作风。



4) 代表科学家

曹臻、周忠和、王贻芳、张文裕

 

 

 、科学家精神


首先,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例,研究所全所科学家始终铭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期待,这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其次,高能所高水平建设、运行一系列大科学装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引领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列,这正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仅如此,研究所中奉献自我给科学事业与祖国事业的科学家层出不穷,所记录的奋斗故事也屡屡让人动容,这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相关资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cas.cn)


基地风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显著,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baidu.com)


基地风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构建七大模块 推动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阵地(baidu.com)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的个人主页 - 微博 (weibo.com)

【人民政协报】高杰委员: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正当其时--中科院高能所 (cas.cn)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曹臻:为高能物理乐章添上中国音符_研究_探测_科学家们 (sohu.com)


院士专家论剑高能物理:技术应用广泛并不高冷_研究_加速器_中国科学院 (sohu.com)


张文裕:建设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 (baidu.com)


中科院高能所的个人空间-中科院高能所个人主页-哔哩哔哩视频(bilibili.com)

 

探索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50周年_哔哩哔哩_bilibili


是科学家,更是共产党员 | 建党百年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