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场馆背景
南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社区水城古镇,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钟山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于2013年8月17日建成开馆并实行免费开放,是国内第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2017年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8年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9月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六盘水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观光点,是六盘水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道德讲堂总堂,三线人重温历史的首选地,已成为六盘水市城市文化地标、城市名片。该馆的建立对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场馆基本信息
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战略决策、群英会战、艰苦创业、磅礴征程、辉煌成果、亲切关怀、宏图大展七个展厅。第二期投资6800万元,建成三线工业体验馆,主要采用声光电技术来反映和还原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使观众真正能够赏心悦目;一楼展厅分别展示了演播厅、衍生品销售中心、工厂还原区、三线职工食堂、新华书店、供销社、邮政局等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文物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三 、场馆特色及特色活动
1. 国内第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和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面临多方的军事压力。
1964年4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向毛主席提交一份关于我国经济布局已不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重要报告中指出,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60%的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而这些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尚无有效措施...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总参谋部的这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64年6月,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搞不起来,我睡不好觉。他提出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即沿海、边疆地区为一线,西部包括贵州在内的13个省区的纵深地区为三线(云贵川、陕甘宁青、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为二线。
1964年7月,西昌会议召开,中央确立了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为中心的西南“三线建设”规划,明确四川、贵州为西南三线建设重点,主抓国防工业项目,其中,六盘水以其区位优势和煤炭资源,被国家确定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要煤炭基地。
六盘水市因地处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又蕴藏丰富的煤矿资源,具备成为战略基地的种种优势,因此成为“三线建设”西南地区主战场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火车把中国东部大城市里重要工厂的专家与装备拉进了贵州的深山当中。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和项目在六盘水应运而生,使六盘水从封闭的农业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成为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这里既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三线”文化底蕴,更是“三线”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2. 王小谟事迹展
近年来,黔南州科协组织立足于 " 三线建设 ",开展了挖掘和传承 " 科学家精神 " 的系列活动。其中,充分挖掘在黔南三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的先进事迹,并梳理形成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读本。
在观展过程中,同学们非常积极和兴奋,在重温 " 三线建设 " 峥嵘岁月的过程中,感受王小谟院士 "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 的科学家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宣教观展活动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热爱和兴趣,将会更加努力学习,为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科学家精神
首先,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立足于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是六盘水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道德讲堂总堂,这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其次,三线建设需要我国人民脚踏实地的做建设,这正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不仅如此,三线建设涌现了大批不计功利建设祖国的伟大劳动工人,这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最后,博物馆充分挖掘王小谟院士的先进事迹,并梳理形成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读本,这也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五 、相关资料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馆正式对外开放 -ZAKER新闻 (myzaker.com)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gzlps.gov.cn)
都匀三线馆的个人空间-都匀三线馆个人主页-哔哩哔哩视频(bilib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