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5-2-13 23:23:02  

 、场馆背景


基地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文化、党史、军史及核工业的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立足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宏大背景,活化利用原广东翁源下庄铀矿基地旧址留下的历史遗迹,展现了广东核地质人创造的“探明了中国第一个大型花岗岩型铀矿床;找到了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大聚集区——粤北铀矿聚集区;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简法铀水冶生产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67.3%的核原料,三个全国第一的光辉业绩,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壮国威、壮军威作出的突出贡献。



 、场馆基本信息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坐落在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半溪村,占地2.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共6千平方米,由下庄希望铀矿陈列馆、专家楼、地质科、土法炼铀遗址、科普长廊、辐射环境监测站等部分组成。

其中,陈列馆包括序厅和“英明抉择”“峥嵘岁月”“红色记忆”“融合发展”“核地科普”五个展厅。布展范围内通过图文、实物展示、模拟场景、声光电科技手段等方式,生动地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全方位展示了核地质科学家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勇于胜利的“下庄精神”与快速反应、不畏艰难、锐意探求、奋力攻坚的“诸广精神”,突出了下庄铀矿基地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大贡献…


 


1    铀矿陈列馆


进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希望铀矿陈列馆,一个按1:10放大的铀矿石赫然陈列在序厅中,展示了翁源丰富的铀矿资源,几行大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制造从下庄起航,带领人们重回那个筚路蓝缕的创业年代。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经过5年来的挖掘与建设,广东核工业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展现,广东核工业地质人一代又一代接续为国奋斗的动人故事也再次生动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有不少故事还是首次被讲述。



周总理的台历图片、 核工业的开业之石——铀矿石标本1:1的仿制品等众多珍贵的史料在基地被首次展出。

由王明健绘制的“ 土法炼铀详细流程图如今也被仔细收藏在展馆内,曾经炼铀的历史场景将会在这里生动重现,让游客重温广东核地质队伍突破下庄、万人会战诸广等光辉历史。



 、场馆特色及特色活动

 

1    研学活动


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学习参观之旅。序厅里,同学们专注地观看短片“历史不会忘记”,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被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画面所震撼,人群中不时传出一阵阵惊叹声。“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背后隐姓埋名舍身报国、战斗英雄薛文德征尘未洗就投身铀矿的传奇事迹吸引着大批学生驻足围观。同学们走过“峥嵘岁月”展厅,了解广东地质队伍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敢为人先,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在我国核地质史上取得三项开创性突出贡献。经过讲解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第一次听到上世纪60年代初,李增贵和他的班组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事迹,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用生命谱写一曲壮美的奋斗之歌。在铀矿、核能利用、辐射防护展板前,在我国第一颗空投型原子弹和第三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核电站模型周围,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渴望。

基地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相信广东地质人艰难创业和艰苦奋斗的历程,一定能在同学们心里播洒下报国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珍惜韶华,不负青春。

 

2    王明健与“土法炼铀”


1958-1961年,在中国地质部三局的领导下,以王明健为主要技术带头人,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在下庄率先建立起我国第一条简法铀水冶生产线(又称土法炼铀),为全国其他省区提供了宝贵的简法炼铀经验。下庄土法炼铀生产线为全国各地培训了数以百计的技术人员,向国家提供的重铀酸铵(俗称黄饼)占当时全国同期同类产品三分之二,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提前成功爆炸争取了宝贵时间。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说:这一批重铀酸铵,为进一步生产核燃料,提前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具有重要意义。

  王明健(1933.6--2020.7),湖北省南漳县人,19567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58年担当中国第一条土法炼铀水冶工艺生产(简法炼铀法)技术负责重任,成功研发“6092”新型萃取剂,大大提高原子弹核燃料重铀酸铵(黄饼)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获得多项荣誉。1959年荣获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1977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全国劳模,1988年荣获国防部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2016年载入我国两弹一艇人物谱史册。202012月在中国核地矿事业创建65周年之际,被中国铀业有限公司授予“中国铀业功勋人物”称号。

  王明健把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的事业!他曾说:“人生最美好的是当你停止生存了还能以你的发现发明继续为人民服务,把知识和智慧留给人民!”

 

 

 、科学家精神

首先,王明健曾说“人生最美好的是当你停止生存了还能以你的发现发明继续为人民服务,把知识和智慧留给人民”,并且简法铀水冶生产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67.3%的核原料,这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其次,王明建成功研发“6092”新型萃取剂,大大提高原子弹核燃料重铀酸铵(黄饼)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这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再者,王明健扎根在翁源下庄,凭借他发明的“土法炼铀”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67.3%的核燃料,三年的时间里共上交铀 化学浓缩物70多吨,并为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我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最后,基地兴办精神教育研学活动,积极传播科学家精神,这也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相关资料


点赞!翁源这家A级景区被评为广东省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_王明健_核工业_原子弹 (sohu.com)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 广东省地质局 (gd.gov.cn)


【国家AAA级景区】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翁源县人民政府(wengyuan.gov.cn)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 追寻红色足迹 倾听核工业地质科学家故事_南方+_南方plus (southcn.com)

广州周边攻略|假期出游,兰得遇见你,情系粤北第一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