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历史文化展馆
发布时间:2025-1-13 15:10:21  

场馆介绍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成立于 1961 年,是我国集预研、研制、生产、保障、试验于一体,配套完备门类齐全的飞航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多种武器装备多次亮相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创造了我国导弹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三院所在的北京云岗地区是我国国防事业的重镇,是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也是我国飞航导弹事业的发祥地。三院先后产生和走出 10 位两院院士,7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88 人,国家级创新团队 1 支,国防级科技创新团队 5 支和一大批航天科学家、卓越工程师,是我国飞航领域科学家的摇篮和国家战略科技的核心支撑力量。

三院历史文化展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云岗地区,包括三院科普展厅、飞航展厅、航天文化智慧教室、功勋飞机等重点内容,展馆总面积 1800 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我国航天和导弹科学家、总师事迹,陈列展示了多名航天专家学者的珍贵手稿和科研工具、各时期导弹实物和模型等展品,突出展示了飞航科学家身上体现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

展现航天发展成就,坚定爱国爱党爱航天的理想信念。展馆陈列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亲笔撰写的《导弹概论》手稿;开国上将张爱萍的题字中国飞航之路;祝贺鹰击八号导弹试验成功的玲珑一代锦旗;在巡航导弹研制过程中进行带飞试验的功勋轰五飞机等珍贵展品。接待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各大高校以及社会媒体等各界人士 10 万余人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基地。

讲好航天科学家故事,弘扬航天精神与飞航文化。在建设航天文化智慧展室中陈列了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 15 位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科学家故事、影片、文集等展品,讲述了科技鱼、科技豆”“开荒种地保科研生产等系列故事,开发智慧互动展示系统,制作播出《总师传奇》、《中国飞航》记录片等系列短片,沉浸式体验感受老一辈航天科学家矢志报国、忘我奉献、勇攀国防技术高峰的感人故事。

开展航天科普宣讲,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航天科普活动,与多家高校、属地中小学、定点扶贫地区中小学建立长期志愿宣讲服务,由院士、总师、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深入诠释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和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底蕴。2017 年科普展厅被国家航天局命名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家精神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历史文化展馆在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过程中,体现了多个精神特质。首先,它展示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通过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科技力量,强化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展馆突出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地位,鼓励观众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勇于创新实践。同时,展馆也体现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通过准确的历史资料和科技实物展示,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真实历程和科学方法。展馆还弘扬了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展示了科研人员为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此外,展馆注重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力量,鼓励观众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展馆还体现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通过展示优秀科技人才的成就和培养机制,鼓励观众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为后继者搭建成长平台。这些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历史文化展馆独特的展示风格和教育价值。

相关资料

官网

 

 

补充资料

基地风采 |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历史文化展馆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_导弹_我国_中国科协 (sohu.com)

发布飞航印记打卡文化地标-航天科工三院热烈庆祝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 中国日报网 (chinadaily.com.cn)

航天三院 (casic.cn)

入职航天必备知识:航天科工三院(上)_哔哩哔哩_bilibili